987 views
LegalClarus 法透也讓你知道: 誹謗定義是什麼?要先發律師信告對方誹謗?誹謗可分為短暫式與永久式?誹謗可申請法律援助嗎?
以嘻笑怒罵換取某程度上的幽默,經常會在生活裡發生,在朋友言談間間或許也曾笑言要發律師信告對方誹謗。早前新聞 報道指海天堂早年被揭發疑將發霉龜苓膏清洗後出售,海天堂隨後入稟控告海天堂前股東,指控對方誹謗及向對方索償約1.3億元。從法律角度看誹謗並非一個簡單的課題,這一篇我們來講解一下有關誹謗的常見疑問。
圖片來源:Topick
誹謗Q&A —— 誹謗定義是什麼?
誹謗 ( 英文:Defamation) 泛指任何透過書面文字、說話或行為舉動去損害另一個人的聲譽的言論, 而該言論是針對一個人或公司或機構,那一位發布人就可能因誹謗而觸犯法律。
任何有機會令別人感到被憎恨或鄙視的字句,也可能會構成誹謗。 提出誹謗的控告須同時滿足三大要素: (1) 誹謗性言論 ; (2) 該言論是針對某人或公司或機構 ; (3) 該言論已傳達給第三者 。
什麼是誹謗性言論呢? 誹謗是不是指但凡在言論中提及一個人不好或一個公司有負面問題就構成誹謗呢?
法庭會由聽過或看過有關陳述的人,或以一般明事理市民的角度,去決定這些行為或陳述是否構成誹謗。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禍從口出」,其實不無道理。誹謗法關注的是當你的言論放在一個普通人身上會有什麼影響。 即使主觀上沒有要去傷害他人的意圖; 但如以社會上一般明白事理的人為標準; 決定你所說/發佈的相關內容是否已經詆毀了他人 ; 基於以上的標準,如果你所說/發布的內容已經詆毁了他人,便有可能負上法律責任。
誹謗Q&A —— 誹謗亦分為短暫式與永久式?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誹謗亦可分為:短暫形式誹謗 (英文:Slander) ;永久形式誹謗 (英文:Libel)。
誹謗提告?
一般而言,永久形式誹謗本身即可予以訴訟(即可以假定原告人已蒙受一定程度的損害);至於短暫形式誹謗,原告人便需要證明自己蒙受甚麽損害,除非有關陳述聲稱原告人包含以下四項內容中的任何一項:原告人曾干犯可被判監禁的刑事罪行; 現時患上傳染疾病; 不貞節或曾有通姦行為;或 不勝任或不適合在任何職位、專業或行業工作。 注意:根據第21章《誹謗條例 》,意指婦人或少女不貞的言詞本身即可予以訴訟。 而上述類型的言論即使是短暫形式的誹謗,都會由於其指控嚴重,達到貶損原告人名譽的效果,被其視作人生污點,或令其他人想遠離原告人。 因此原告人並不需要向法庭證明自己由於該等言論蒙受了什麼具體的損害。 (如有任何法律問題,可直接聯絡我們 或 在法透平台上尋找合適的律師。)
誹謗Q&A —— 通常什麼情況下會發出控告誹謗的律師信?
一般來說原告人應對誹謗的首要方法是找一位律師向誹謗者發出律師信。要求對方收回誹謗的言論、公開道歉或登報澄清; 保證以後也不會作出類似的誹謗性言論及要求該人賠償律師費和名譽等損失。 很多時候出律師信已經有一定震懾作用,不小心中傷了原告人的誹謗者可能就此收手,對原告人來說是比較迅速的方法。 (有關律師信詳情,可參考法透另一篇文章——【律師信】淺談律師信效力和收律師信的後果 ) 例子 :大眾從新聞上所接觸到的,通常是名人或藝人受到詆毀時,向對方發出律師信,如對方未有回應則可能將事件升級至法庭處理。 此外,從商人士如遭競爭對手散播謠言,亦可發出律師信並就對方的行為向法庭申請臨時禁制令。 – 該等臨時禁制令可以阻止傳播或發佈誹謗性言論的人進一步散播該等言論,直到相關法律程序及審訊有結果為止。
誹謗Q&A —— 我只是轉發了已發布的誹謗字句,那我需要負上誹謗的法律責任嗎?
法律上,如你引述/轉發了一件具誹謗性的事情或字句,會被當作是一次發布計算;如果接收者再向另一人複述同一件事,會被視作第二次發布。 如相關內容具有誹謗性,那麼第二次發布就算是一個新的誹謗行為 。 就算只是重複引述其他人的字句,如發布的字句/內容具誹謗性,均需負上法律責任。 無論有關誹謗字句被引述了多少遍,每一次引述也算是新的誹謗行為。 (更多詳情可參考社區法網 。)
誹謗Q&A —— 如互聯網站使用者發佈了一些誹謗性字句或言論到該網站上,該網站是否需要負上誹謗的法律責任呢?
一般而言,如互聯網使用者發佈了誹謗性字句或物品,若該網站(或其主持人 / 公司 / 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不採取任何行動去刪除已發佈的誹謗內容,該網站或其負責人便可能需要負上法律責任。 (更多詳情可參考社區法網 。)
誹謗Q&A —— 誹謗案中的原告人或被告人,但無錢聘請律師,可以得到政府的免費法律援助嗎?
現在如因誹謗被告 或 提告,都不在法援受理範圍內 。 香港很多誹謗訴訟也是涉及人,例如專欄作家或記者等,他們財力可能未必能應付龐大的訴訟費。 但因法援沒有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或提告人只能自掏腰包應付律師費和訟費。
以上僅作參考而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見。 如有任何法律需求,請聯絡我們+852 6215-8834 或 用我們法透平台尋找專業的訴訟與爭議解決律師!
(FB@LegalClarus / IG@Legal.Clarus / Linkedin @legalclarus )
歡迎追蹤我們的專頁,留意更多法律小知識!若您想和我們分享有關法律的經歷或故事,歡迎在專頁上私信投稿,一起交流討論!
如有任何法律上的煩惱 — ① 𝗟𝗖 法透 ➪「網上問律師 」免費匿名 初步法律諮詢 ② 𝗟𝗖 法透主頁 ➪ 搜尋心宜的律師 ③ 𝗗𝗠我們 ➪ 為你配對合適的律師
Related